江苏大学:为“一带一路”**培养能源动力类人才

作者:admin 发布日期: 2020-06-05 二维码分享

2013年,来自尼泊尔的夏尔马来到江苏大学攻读硕士学位,在导师袁寿其研究员指导下,夏尔马结合江苏宜兴抽水蓄能电站、尼泊尔水电工程进行研究,掌握了水电工程中泵装置的关键技术问题。如今,毕业回国后的夏尔马已在尼泊尔一家水电站担任了水电技术负责人。

能源动力类专业服务于“一带一路”建设的重点领域,对高校研究生培养体系提出了新的供给侧改革的需求。近年来,江苏大学创新能源动力类研究生培养模式,以需求为导向,着重培养能源动力类研究生的独立科研能力、创新能力和国际化能力。

“‘一带一路’人才的需求具有多样性,地方高校必须基于差异化需求,按照专业型、工程型和学术型的培养要求,构建起立体、协同、开放的培养体系。”江苏大学党委书记、国家水泵及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袁寿其向记者举例,“比如来自“一带一路”国际人才联盟的企业对高端工程类人才需求,与“一带一路”发展中国家的高校对高端科教人才需求,前者属于工程型,后者属于学术型,培养重点肯定是不一样的。”

为精准对接这些差异化需求,江苏大学采取开放的培养体系,培养期间每一位研究生都可以参与到各类科研项目中,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,技术成果转化项目、国际合作项目和企业工程项目等。与此同时,江苏大学近年来也不断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,为研究生培养搭建更为广阔的平台。

通过与国际知名科研团队的点对点合作,江苏大学汇聚了来自近20个国家的30余名**学者,他们与本校优势学科的百余名*组成了*的国际化导师团队,共同指导研究生们的专业发展。与此同时,学校还与国际上近20个国家的42所高校开展国际合作,建立了稳定的科研合作渠道,近30名博士研究生获批国家留学基金委或江苏省优势学科资助,出国进行1年以上的合作培养,联合培养占比超过35%。

“企业想要走出国门,需要有国际化人才先行。”无锡申康机械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,公司已在江苏大学设立了100万元奖学金,定向资助能源动力类中外优秀学子。据了解,作为和江苏大学有着密切产学研合作的企业,包括无锡申康、华维节水集团、新界泵业、凯泉泵业、申康流体、常柴股份、鹤玛泵业、中国能源建设集团、中国一拖等?20 余家在“一带一路”战略下致力于“走出去”的企业率先参与到学校的人才培养中,构建了江苏大学“一带一路”国际人才培养产学联盟。

据统计,近年来江苏大学已培养能源动力类研究生1200余名,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留学生83人,研究生发表SCI论文500余篇,研究生毕业服务于100余家“一带一路”产业单位和高校,在南水北调工程、迪拜联合电厂、埃及智慧温室灌溉、纳米比亚鲸鱼湾集装箱码头,斯里兰卡科伦坡港口城等“一带一路”项目中发挥重要作用。(中国教育报—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潘玉娇?通讯员 吴奕)

本文转载自中国教育新闻网,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,不代表本站观点,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及站点所有,如有对您造成影响,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!

甘公网安备 62010202000923号